西北视窗  教育新闻

 

 我们必须把自己从单一的学习成绩的战车上松绑,只有这样,才能看到更多样的孩子——

给孩子余力发展自己、做好自己

吴丽梅(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)

  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,我在给孩子辅导的同时,也接待一些家长。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自觉性?辅导孩子写作业时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情绪,不发火?其实,能问出这样问题的家长真是很好的父母了。他们已经意识到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大人急也没有用,意识到情绪是自己的事,需要自己做出调整。这时,我会用一个评估的小技巧问家长,若给自己的育儿状态打分,您给自己打多少分?您觉得多少分是好家长呢?

  家长认为好家长的分数有80,90……总之越高越好。这个数字体现出令人欣慰的一面是:家长真的很努力,他们愿意为了孩子去付出。但另一方面体现出这部分家长不仅仅期待孩子高分,对自己也有很高的期待,希望通过自己的付出养育出“省心”“懂事”,最重要的是学习好的孩子。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,可能就是这种高期待唤起我们的高焦虑,当孩子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时,会觉得自己真是失败极了。

  那多少分合适呢?不如参考国内心理学家曾奇峰先生提出的“60分妈妈”的概念,即不必做到完美,保持适当的焦虑就是好妈妈、好家长。

  为什么是适当的焦虑?当今社会快速发展,我们不可能一点都不焦虑。焦虑作为一种情绪是有存在的意义的,学生对考试有适当的焦虑能让他考试时更集中注意力,家长有适当的焦虑能让他重视家庭教育,更关注孩子的成长,愿意花费时间陪伴孩子,阅读和学习育儿知识。但是,当焦虑被无限放大就会给家长带来关于未来的恐怖想象,仿佛今天的每一步都对未来有决定性意义。特别是单一的价值取向让家长们被裹挟着将家庭教育转化为简单的“辅导作业”“上网课”“考试要拿100分”,且永无止境。于是,我们看不到孩子的微小进步,不相信他们有自我矫正的能力。家长们竭尽全力,恨不得把未来所有孩子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都提前做好预案,帮助他们规避掉痛苦。殊不知,家长做得越多、越好,孩子失去的就越多。家长把孩子该自己负责的部分揽下,孩子就学不会自己去处理生活中的挫折和应对学习上的困难。所以,60分就是好家长,给孩子基本的满足,基本的控制就可以了,爱有时候是一种克制。

  怎样保持适当的焦虑呢?首先,要接纳自己的情绪,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某个问题上焦虑了,承认这种情绪,看看是不是想了太多太远太负面而过度焦虑。试着向别人倾诉,或者写下来,因为当我们把某种埋在心里的情绪显现出来,这种情绪就会适当缓解。其次,做父母该做的事情。什么是父母该做的?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,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,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、身体素质、生活技能、文化修养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、引导和影响。这意味着作为家长,我们必须把自己从单一的学习成绩的战车上松绑,只有这样,才能看到更多样的孩子。家长们听听孩子的心里话,在孩子求助的时候帮他解解题,当他遇到困难时给一些参考意见。但是千万不要替代他,即使他没有采纳您的意见而失败,那也是他的人生。他需要通过失败、尝试、再失败、再尝试来感受掌控感,进而学习掌控自己的人生。最后,要通过学习、阅读来保持自己理智的认识。

  前几天,我偶遇一个毕业生,他向老师们问好,言谈中透着一股子自信成熟的味道。可是教过他的小学老师都知道,那时候他可是一个调皮大王,除了美术,其他学习成绩没把老师们和家长急死。谁能想到如今的他马上就要去国外艺术院校深造了呢?其实,真的没有什么神奇境遇,可能当我们都盯着分数的时候,就忽略了这个孩子本来的样子。好在,当时老师和家长们虽然头疼,但也在他优势的方面不断肯定,给他创造各种展示的机会。积极心理学说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变化,与其每天关注问题,不如试试找找例外,今天孩子的进步是什么?除了学习,他有什么性格优势?家长的情绪稳定,心情好了,家庭氛围和谐了,孩子才能有余力去发展自己,做自己。